传承文化守根基,五育并举迎评估
——专访音乐学院副院长彭钰
记者:聚焦审核评估重点任务,音乐学院开展了哪些工作,取得了哪些成效?
彭钰:音乐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结合专业特点,积极推进高质量“五育并举”育人体系,以良好状态迎接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。
优化师资,稳步提升教学质量。以审核评估为抓手,完成2023版音乐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(师范、非师范)修制订工作,做好教学顶层设计,注重教学过程性的建设与完善,以教研室为单位,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,做好教学和师资双提升工作。五年来,音乐学院获批省级教学团队一个,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;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;学院教师发表教科研论文58篇,出版教材、专著7部,立项省级教科研课题17项,教师取得专业实践业绩40余项。
固本强基,逐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。音乐学院依托艺术类学科专业实际,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人才培养,积极引进优秀学科人才,加强科研团队建设,注重与兄弟院校合作交流。五年来,音乐学院成功获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(凤阳花鼓)和省级一流课程6门,音乐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。
多措并举,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。音乐学院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,得到了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。通过艺术实践周、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专业品牌活动开展,以凤阳花鼓等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,全方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。五年来,学院学生在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奖项7项,在省级以上各类专业比赛获奖近100项。
记者:音乐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特色亮点是什么?
彭钰:一是凤阳花鼓系列活动,更上一层楼。近年来,音乐学院把拯救、传承、发展凤阳花鼓这一文化艺术作为紧迫任务,并将其作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,成立了凤阳花鼓音乐研究所,成功获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,开设相关课程向学生传授花鼓技艺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美好“安徽彩车”上表演凤阳花鼓,展示安徽形象。学院承担的以“凤阳花鼓”为主题的“高雅艺术进校园”演出活动为学校和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。
二是加强地方特色课程建设,完善人才培养体系。音乐学院修制订完成了2019版、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,同时完善课程教学大纲,根据音乐学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,定制了模块化课程体系,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。同时,音乐学院将凤阳花鼓、安徽花鼓灯、洪山戏等地方特色艺术形式纳入人才培养体系,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地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精髓,同时凭借高校平台推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新发展。
三是校企深度合作,持续建设。自2017年始,新葡萄8883官网AMG与广州珠江钢琴集团共同签署《珠江•恺撒堡奖学金合作协议》,在新葡萄8883官网AMG设立“珠江•恺撒堡奖学金”,用于激励音乐专业的学生勤奋向学;音乐学院与“百家筝鸣”教育集团合作,成立了新葡萄8883官网AMG文科类第一个校企合作班——“百家筝鸣”班,实现了订单式学习、实习、就业;校企共建“The one 智能钢琴”课程,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。
四是加强国际交流,探索开放型育人思路。音乐学院与希尔德斯海姆大学在音乐教学和演出方面交流已久,多次来我院开展音乐教学交流活动,交流内容包括双方乐队演奏、一周课堂教学、教学成果汇报展演等方面;“亲情中华·为你讲故事”网上冬令营、夏令营安徽营以网络课程为载体,开启跨国“云课堂”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五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服务地方文化。音乐学院一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,注重利用专业特长为社会服务,在中国农民歌会、安徽省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、“五进”活动中都闪耀着音乐学院的身影,完美呈现了音乐学院学子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,为学校、院部争得了荣誉。
记者:音乐学院下一步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在哪?
彭钰:一是充分发挥师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,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创新。音乐学院将继续关注艺术教育的创新领域,积极引入到音乐教学的具体实践中,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,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。同时引导学生在音乐创作、演绎和表达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想法,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潜力。
二是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,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。音乐学院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,通过举办音乐会、演出和比赛等活动,提供更多的演出机会和实践环境,让学生能够实际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,培养出更具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音乐人才。
三是开拓视野,进一步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。在前期基础上,音乐学院将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,与国内外高校、音乐团体和艺术家建立合作关系,开展学术交流、文化交流和合作项目,提供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学习机会,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。(稿源单位审核:马报 责任编辑:汪宇)